更多服务
病症在"身",病根在"心" 如何诊断
作者:suihongkun 日期:2016-10-16 浏览

抑郁症只要治疗及时,大多可临床痊愈,但目前我市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不足10%——

【主】不能忽视的“心灵感冒”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9月21日讯(记者刘琼 通讯员 王家明)近日,男明星乔任梁的突然离世,让抑郁症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9月19日,记者走访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发现,该科室去年的门诊量约为1.1万人,其中近四成为抑郁症患者。而这个数字只是冰山一角,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不足10%。

【数据】一年接诊1.1万人,约四成为抑郁症患者

9月18日上午9点,刚上班不久,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汤信海就被叫去参加一场紧急会诊。

原来,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在不久前接受了卵巢切除手术。这场手术非常成功,可在术后,患者反复称自己“痛不欲生”,且曾两次企图割腕自杀。

“这是典型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经过一番细致测验,汤信海很快找到了“根源”。

“抑郁症已不能被我们忽视。去年我们科室的门诊量约为1.1万人,其中约四成为抑郁症患者。”汤信海说。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致残疾病。目前,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而我国抑郁症患者约有9000万,每年约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

【根源】病症在“身”,病根在“心”

有人说,抑郁症是一场心灵的感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抑郁症患者更愿意表现身体上的痛苦,而非感情困扰。

“患病的时候,我感觉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舒服。”回忆起自己患病时的情形,家住醴陵的陈深(化名)表情凝重,眉头紧锁。

陈深是个生意人,由于这两年资金周转困难,他的生意出现了问题,也就从那时开始,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了变化。

“我感觉胸闷、头痛,四肢无力,像是得了‘绝症’。”陈深陷入了无尽的惶恐中。在家人的陪同下,他辗转多家大医院的心内科、神内科、消化科等,也没查出原因,可他就是感觉身体不适。

“他是因抑郁障碍导致的躯体不适。”汤信海说,像陈深一样,我国抑郁症患者更愿意表现身体上的痛苦,而非感情困扰。尤其是老年人,看病时往往强调“我头疼,血压高,睡不着觉”,很少说“我伤心,天天哭,很郁闷”等。

“临床上,一些头、颈、腹、背、关节疼痛的疾病,其实病根在‘心’。心理问题躯体化的疾病,医学上称为‘心身疾病’。”汤信海表示,精神障碍常常与躯体疾病共存,交互影响。

【现状】非不治之症,就诊率却不足10%

9月19日凌晨,天元区大岭社区某小区发生一起悲剧,一名年轻女子坠楼身亡。知情人士反映,该女子疑似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治疗及时,75%的患者在2年内可达到临床痊愈,90%的患者会对至少一种抗抑郁药或合并治疗干预有效。”面对这场悲剧,汤信海无奈地说,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主动就诊的抑郁症患者较往年有所增加,但仍不足10%,不少患者就医时,已经达到重度抑郁。

抑郁症就诊率为何如此低?在汤信海看来,这与人们的错误观念密不可分,不少人讳疾忌医,甚至将“抑郁症”等同于“精神病”,有着极深的“病耻感”,

【措施】不歧视、多陪伴,及时就医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曾说过,“抑郁症离我们很近,近得就像我们的亲兄弟。”

面对抑郁症,我们该如何应对?

汤信海建议,作为当事人,当感觉自己需要帮助时,要大胆向亲友倾诉、寻求支持,缓解不良情绪;通过适量运动放松心情、充实生活,逐步调整自己;最重要的是积极求助专业机构,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作为抑郁症患者家属,不要歧视患者,要做好陪伴和支持,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活动。

【相关链接】如何诊断是否抑郁?

诊断是否患了抑郁症,要以心境低落为主征且持续至少2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4项:

1.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