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7-12 10:09:18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8篇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认知领域: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各种小手帕,并对“手帕上的图案”谈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小手帕

2、技能领域:通过手帕设计,使学生将自己学过的基础图案知识,色彩知识在设计艺术节上得到应用,培养他们对设计艺术的爱好小手帕和创造能力。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操。

教学准备:若干学生的作品,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借入生活,导入新课。

欣赏与观察:上节课,教师布置大家的作业收集各种手帕,你们收集到了吗?好现在请你们拿出来,同学们之间相互欣赏各自收集的手帕。

观看录像:让学生欣赏手帕上都有些什么样的花纹和颜色,你喜欢哪一块?为什么?这些手帕上的花纹都是设计师设计的,今天我们自己就来当一回小设计师,设计漂亮的小手帕。

怎样做好一个优秀的小设计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范作,看看他们是怎样设计的?

自己探索,学习新知。欣赏与探讨. 小手帕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手帕。说说它的用途,知道手帕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

观察讨论:师生一同观察手帕上的花纹,并且相互说说自己观察的花纹有何特点?手帕上的花纹很美丽,让学生分组想一想准备如何设计?

实践体会: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设计一块手帕,并且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要求学生胆大、心细、创新独特。

思考讨论:学生胆大展示第一次的作品,让他们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巡视指导。

欣赏设计: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作品,讨论:书上的作品你喜欢吗?分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手帕的要领,也拓展了他们的思路。

评述欣赏:让学生互评、自评,从形象上特征和设计中的态度、兴趣、能力组织学生等方面来进行评价。评价完后学生相互欣赏或是完成赠送手帕,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美术教案 篇2

电脑美术——神奇的画笔

一、教学目的:

1、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处理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处理工具进行绘画。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绘画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在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的“笔”与普通的绘画中的笔的本质区别。

2、能利用电脑绘画的画中的独特笔工具进行自由创作。

难点:

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地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

三、课前准备:

1.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

2.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3.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引导过程

欣赏美术电脑作品:

(1)赏相同表现内容但表现手法不同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引出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出。

(2)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性。

(3)借助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求异思维,引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3、发展过程

(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效果。

(2)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画笔工具的特色。

4、艺术实践,布置作业:

(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他们的“神奇”作用。

(2)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

作业完成后学生互评、互欣赏。

5、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冰激凌,体验冰激凌的奇特之处。

2.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冰激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1.创境激趣。

(1) 小朋友们,没有空调热吗?现在的你最想要什么?

(2)提问:你想吃冰激凌吗?你见过的冰激凌都有哪些样子的?

2.畅谈想法

(1)我们平时常常会想吃各种冰激凌,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要什么样的冰激凌?你的冰激凌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对于学生的叙述,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这个想法真棒,亏你想得出来!”“后来怎样了?”??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冰激凌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

3.欣赏评析

(1)课件播泛画,让学生解析这幅作品的含义。

(2)课件播放书中的电脑绘画作品和动画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件播放学生优秀作品,请学生评一评画,并谈谈冰激凌是怎样的。

4.引导创作

(1)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表现什么样的?

(2)冰激凌,色彩瑰丽神奇,但都有一个主色调。你的冰激凌有什么样的主色调?

(3)让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启发,使梦更加生动、完善。

5.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冰激凌

6.交流评价

以买“卖冰激凌”的形式实施评价。学生把自己描绘的冰激凌,向同组同学述说。每组选出最佳“冰激凌”上台讲述,然后进行拍卖,出价最高者且能说出缘由的中标。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手工活动,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利用各种彩纸对娃娃造型进行装饰,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白板纸,彩色海绵纸,金银丝带,双面胶,定书机

教学过程:

一.启发导入

1.提问:我们人体就像一个圆柱,想象如果将白卡纸卷成一个纸筒,上半部分当脸,下半部分当身体会怎么样?

2.提问:我们还可以用各种材料装饰纸筒娃娃,他们可以是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职业。 ……此处隐藏1485个字……这种骨式运动感较强,富有变化。

7.回旋式,以旋涡线为骨架,进行单位纹的连续排列。这种骨式活泼、柔美,具有动感。

8.结合式,应用以上两种或多种骨式结合组成。结合式可产生丰富的构成效果。但需注意所选骨式还宜过多,同时注意不同骨式间的相互协调,避免失去连续性。

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是连续性强,有韵律感。单位纹不要过多或过于复杂,一个简单的单位纹,通过反复就会变得丰满,还可利用单位纹的方向变化,构成很多变化格式的连续纹样。

(二)四方连续

指一个单位纹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作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并可无限扩展的纹样。四方连续可用于花布锦缎、壁纸、商品装潢等的设计。

三、小结

图案纹样的二大类组织形式,它们分别有四种和八种主要形式。

四、作业

1、美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心体验,去发现、创造更多的美。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去校园找一找各种图案,并画出它们的骨式,写出其组织形式。

美术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3—6岁的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心中总装着许许多多的奇思异想。这些奇思异想在成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有的简直是匪夷所思。其实,在这种奇思异想里面,蕴藏着比任何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想象。因此,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让幼儿大胆想象并讲出自己的奇思异想呢?我们设计了本活动,为幼儿创造发展想象力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通过忆梦、说梦、画梦、显梦、评梦一系列的活动,大胆想象,发展其想象力。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运用线条画中直线、曲线、波浪线的技巧。

2.幼儿能大胆地运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梦。

3.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评价。

  三、活动准备

1.摇篮曲的音乐,课件一个,范画:我的梦。

2.绘画用纸,白色蜡笔,墨汁,手套。

四、活动过程

(一)忆梦——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梦。

1.欣赏课件。

师:小朋友,今天我请你们来看一个动画片。你们知道他在做什么?

2.组织幼儿开展回忆。

师:现在,让我们听听音乐,回忆一下自己的梦。在梦里,你可以飞上蓝天,可以游进大海,可以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二)说梦——听听我的梦,激发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梦。

1.讲述“我的梦”。

师:老师回忆起来一个梦,我的梦是??

2.组织幼儿讲述。

师:你们回忆起来什么有趣的梦?

(三)画梦——教师示范讲解,激发幼儿大胆画出自己的梦。

师:今天老师把自己的梦画在了这张纸上,你们看到了吗?想不想看?

师:老师画的梦有趣吗?其实很简单就可以画好。都是用线条组成,你们知道都有哪些线条?

(四)显梦——了解如何显梦,激发幼儿自己显出自己的梦。

师:现在老师的梦画完了,你们能看到吗?我有一个办法,叫浸墨。可以让我的梦显现出来。

(五)评梦——展示《梦》,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评价。

师:所有人的梦都出来了,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说说他画了一个怎样的梦?都用了哪些线条?

师:你最喜欢谁的梦?为什么?

五、延伸活动

在活动室一角设计一个“有趣的梦”专栏,让幼儿画画说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美术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1、教学基本思路

A、教师用幻灯和投影展示画面,通过提示画面细节和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兴趣并主动进行思考,使单纯的学习和欣赏带有研究性质。学生在看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种奇异有趣的设想,这正是他们运用不同方式和多向思维进行观察的结果,老师对于这些奇思妙想应持鼓励的态度。对于画面所表现的历史故事的介绍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

展示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2.指出画面内容及形式特点;

3.不同历史题材画作所隐含的历史文化特点。

教材所选用的历史绘画有中国汉代画像石、唐宋明清的卷轴画、现代油画(并附有照片作为比较),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挂毯和19世纪的法国绘画,作品均以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中心。过去的历史事件已经消逝不见,而绘画及其他历史遗物却成为展现往昔时代的最好视觉图像,这些图像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去了解、掌握历史。

在成为历史证据的同时,绘画不是直接照搬历史事件,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再现。材料的不同、风格的差异,都会对历史的再现造成影响。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差别。

可以针对作品内容提问,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如阎立本《步辇图》,可以问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坐着而其他人都站着呢?为什么是女人来抬步辇?为什么坐着的人比其他人都画得大一些呢?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欣赏绘画,并注意到画面背后的历史。教师在对画面内容进行讲解时,除画面本身的故事情节和形式手法之外,还可以从政治、文化、性别等多种角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面对有限的视觉信息时,能尽可能开阔地扩展自己的想像,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2、教学目标

通过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解读,获得更多美的体验;能够从作品细节中推断其所再现的历史故事与典故,了解美术再现历史的方式和特点;进一步思考艺术家如何表现历史,从而达到对艺术品更深入的理解。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引导学生从历史知识和艺术两个角度分析、理解作品。

4、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分析《开国大典。在社会学鉴赏方面,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到互联网上找来艾中信的一篇回忆文章。比较式鉴赏侧重于画面上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辨认画面上的人物。

关于故宫的资料,可以参考教材上的说明或查找相关资料来完成。比较几件以大卫为题材的雕塑教师也可以找来《圣经·撒母耳记上》中大卫击败歌利亚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各种艺术处理的理解。

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其中又以绘画居多。提高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