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案

时间:2025-07-12 10:09:35
精选我是什么教案四篇

精选我是什么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是什么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什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来介绍水的不同变化。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云、雨、雹子、雪的形成。

教学难点:

了解运用拟人从不同方面介绍水的变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读得正确。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级汇报。

5、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晒、害、灾、黑”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教师范读: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说说“我”是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具体说说“我”是什么。

3、读好课文:应该怎样读出感情?

讨论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平静的池水、缓缓流淌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范读、学生品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实践活动。

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

我是什么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字词”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明了字词的含义,并且慢慢学会运用。

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

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写自己想写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句子;动画:静静的水、流淌的水、奔腾的水,灌溉田地、冲毁房屋。)

2.学生准备:画一张自己心中的水,课前准备好写字卡。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画水,交流图画

导语: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把画拿到投影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课前画水,不管画得单调还是复杂,那都是学生心中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学完之后,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猜“我是什么”。

2.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自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第一项:云 雨 雹子 雪

第二项: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第三项:睡觉 散步 奔跑 唱歌 跳舞 开大会

第四项:温和 暴躁

(2)动动脑:

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我会变” “我的家” “我的活动” “我的脾气”等。)

设计意图:这是对整篇文章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文章,简单了解水的多种表现形式。“动动脑”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三项合并为一项来自学。)

2.自主合作学习。

(课件中出现学习伙伴,提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①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②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③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④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协调。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提示:以下是预设内容,顺序可以改变。)

(1)“我会变”。

①“我学会了字词”。

出示词语:飘浮 碰到 雹子

A.(课件中出现飘浮的云彩)填空:云在天空中     。

B.(课件中出现一只小船在水上)填空:一只小船在水上     。

思考:“飘浮”和“漂浮”有什么区别?

C.(课件中出现雹子)问学生:这是什么?(许多孩子都没有见过雹子)

D.用“碰到”说一句话。

②“我是小小朗诵家”。

第一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

第二段,“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  “打”“飘”的不同意思。

个人读、评价、练读、个人读。

③“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板书:冰、霜……

(2)“我的家”“我的活动”重点指导朗读。

①“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课件出示静静的池水)

现在,我们也累了,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用自己睡觉的安静来体会池水的安静。)

个人读、比赛读、悄悄地读给你的同位听。(读出池水的安静)

②“在小溪里散步,” (课件出示静静流淌的小溪)

谈一谈平时散步的情景,读出溪水的悠闲、轻快。

个人读、练读、齐读。

③“在江河里奔跑,” (课件出示奔流的江河)

说一说你对江河的认识,读出江河的奔腾气势。

练读、读给同位听、个人读、评价、齐读。

④“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谈一谈见到的跳舞、唱歌、开大会的情景。

(课件出示海洋)让学生感受一下海洋的气势,读出海洋的波涛汹涌。

个人读、评价、练读、个人读、齐读。

⑤齐读这一段。

说一说:读这一段时声音、语速应该渐渐怎么样?

练读、个人读、小组合作分句读、评价、齐读。

⑥“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我的家还在哪里?我还有哪些活动?

板书: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飞舞 慢跑……

设计意图:低年级语文教学应重点放在朗读上,用较短的时间把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朗读和识记字词。一、二自然段比较活泼,也比较容易读。难点是第三自然段,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不同、气势不同,所以读的`感觉也不同。通过课件出示实物和联系生活实际来引领孩子们感悟,慢慢提高朗读能力,形成语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体会和比较中,慢慢感受到朗读的技巧,学会朗读。

我是什么教案 篇3

目标预设:

第二课时

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

二、阅读理解

1、 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

2、 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还能做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

3、 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

三、拓展性学习

1、 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

2、 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

3、 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生字

1、检查读生字。

2、检查读课文

1)、 出示生字,齐读

2)、 小组讨论学习

(1)看看哪些字比较容易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哪些字比较难记?讨

论你怎样记住它们?

(3)汇报结果

3、师做重点强调

4、自由练习

每个字写4个。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

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教学方法

读中识字,应用中巩固识字,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知道云、雨、雹子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想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有一位小朋友想拜我为师,可它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不想收它为徒。这个小朋友听说我们二年级六班的同学特别爱帮助人,它想请同学们帮助它,告诉我它是谁,你们愿不愿帮助它?

答案就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30我是什么》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根据教师的谈话回答教师的问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悟,了解大意,并学习生字。

1、为了能帮助那个小朋友让它知道它是谁,同学们必须把课文读通、读懂。请按老师的要求初读课文:1边读边圈生字。2同桌互相检查、打分。3四人识记生字。

2、学生自主默读课文。

3、老师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1、带拼音读。2、去拼音读。3、打乱顺序读。4、读词。5、说句。

4、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巩固生字。

三、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找出水能变成什么。

同学们都说对了,那个小朋友就是“水”,在大家的帮助下,那个小朋友拜我为师有希望了,看(图片),小水珠笑得多灿烂呀!不过,要让我收它为徒,不但让它知道自己是谁,它还要有本领。请同学们认真学习一、二自然段,帮小水珠告诉老师它的本领。

1、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老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推荐人选进行赛读、评议。

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云的“衣服”的变化。

4、教师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云的“衣服”的变化。

5、教师和学生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四、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了解水是怎样变成雨、雹和雪的。

1、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

3、小组评议。

4、加动作、有表情朗读。

5、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体会用词准确。

五、让学生用排序的方法了解水的变化的整个过程,再连起来读一、二自然段,整体感知水的变化的整个过程。

六、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第三自然段,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刚才,同学们帮小水珠很好地展示了他的本领,老师正式决定收他为徒,你们高兴吗?同学们快闭上眼睛,小水珠要讲话了。

老师朗读第三自然段。

七、读第四自然段,拓展思维。

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水能做那些好事和坏事。

八、作业:课后收集资料,把收集到的水的知识共同交流。可以的话,画一张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图。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

会写8个字,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展示搜集资料。

二、指导书写。

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字。要注意“晒”的第九笔是竖折,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写“灾”和“黑”时要注意复习笔顺。指导写字,可以把重点放在“两点水”、“三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上。

两点水(冲)的写法,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两笔是以横中线为中心上下对应的,“点”和“提”在横中线两边“对望”;写“提”要起笔向下,再回锋向上。

“三点水”(池)的指导可以在两点水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边示范边引导观察:第一点与两点水的第一点位置相当;第二点正好在横中线上;第三世界三笔“提”起笔比两点水的“提”位置低。另外,“池”字右边的“也”,“横折钩”的“横”要向上斜,“折”要往左斜,“竖”刚好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尽量往右边伸展,钩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笔。

三、实践活动。

1、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变化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2、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素质教育新学案。

四、作业设计:(可以选做)

1、复习本课。

2、预习《31、回声》。

3、继续做完课堂上的作业。

《精选我是什么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