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义观后感

时间:2025-07-12 10:07:54
郭明义观后感

郭明义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郭明义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郭明义观后感1

已经定好了,今天上午9点去站前新华影城看电影《郭明义》,结果一忙乎,就忘了钟点,电影《郭明义》观后感。想起这事的时候,已经是8点50分,急忙跟领导打个招呼,走出单位。我这个人,最不喜欢做没头没尾的事,看电影也是这样。尤其是看闻名全国的鞍山名人电影,看不到头儿可不行。一招手,我上辆出租车,直奔新华影城。

我还是晚了点,电影已经开演几分钟。诺大的放映厅里,观众寥寥可数,但却都聚精会神。我很快被融入剧情中。

影片确实感人,几处情景让人落泪。面对女儿的绝症,父亲无力改变这个痛苦的现实,只能以深深的父爱,去照顾女儿,陪送女儿最后的一程。他希望女儿能开心些,但女儿为病魔所困,终日沉默如冰封的世界中。当他终于看到那一天,女儿露出笑脸,病室里荡起女儿甜美笑声的时候,这位父亲,激动地以头撞墙,痛哭不已。一个大男人,想看到女儿的笑脸,居然是一个奢望,这样的家庭,多么不幸,多么让人同情。

为了帮助一个热爱舞蹈艺术的男孩战胜白血病,郭明义在茫茫人海中,艰难地寻找着可供骨髓移植配型的人。为了早一天找到那个人,他饥餐渴饮,他四处跋涉,他心力交瘁。他不停地安慰男孩,给男孩以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自己却病倒在客乡驿站。当他终于意外地找到那个人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你让我找了三年哪”便蹲下身去,泣不成声。

历尽千辛万苦,挽救一个生命。就这样,郭明义不停地在帮助别人。他让房,他送彩电,他总是倾自己所能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他说,看到别人的困难和眼泪,我怎能转过头去?这就是郭明义。郭明义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做的所有的事情合起来就汇成一股浩大的具有感召力的精神力量。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无数的志愿者加入了郭明义的爱心联队。影片的最后,以郭明义爱心联队志愿者名字组成的方阵,在我们的眼前浩浩荡荡地推出,感人至深,动人心魄。

电影演完了,我却总觉得并没有演完,我仿佛看了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走在大街上,我忽然意识到,郭明义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永无结尾的故事。郭明义和他的爱心联队,此时此刻、每时每刻都在全国各地上演着一幕幕大爱无疆的故事。

既然已经被故事所感动,那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故事中来。开头和结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参与。多一份参与就多一份帮助,多一份帮助就多一份温暖。这个世界需要爱,让爱的阳光温暖更多的人。

郭明义观后感2

郭明义,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1958年生于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矿工家庭,1977年入伍,1982年复员到鞍钢集团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在汽车驾驶员、汽运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矿扩建工程办公室英文翻译等岗位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除此之外,他坚持20多年做好事,资助工友、向希望工程捐款、无偿献血,并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郭明义16年来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给希望工程;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量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平日省吃俭用,却先后资助了180名贫困学生;给300多个困难家庭带来新的希望……郭明义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人,是国人的道德楷模。他与时俱进,升华了雷锋,超越了雷锋。有人曾不解地问郭明义,你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郭明义的回答铿锵有力:“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我无怨无悔!”

在新时期,我要学习他在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他为他人排忧解难,用真情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境界。作文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安排好,要在每天的生活中传承郭明义的精神,在细节出发扬的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服务同学服务人民!

郭明义的事迹感动着我们,它让我们看到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中再一次真实的体现。

郭明义,用爱心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了雷锋精神的美丽旗帜,不愧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引人钦佩,值得学习。学习郭明义,就是要学习他的正气、热血;学习郭明义,就是要学习他的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学习郭明义,就是要学习他的责任感、担当情、信心力。通过学习,对照楷模,我们有理由重新洗刷自己的心灵,因为,我们同样也是共产党员。郭明义同志用他的爱心与无怨无悔的精神奉献着自己的人生,树立起新时期雷锋再现的新旗帜,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正气及他那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真不愧是为真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令人佩服,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不断加强广大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努力在社会上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文明新风尚。要把通过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与我们党员日常教育有机集合起来,通过学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为每个党员进化一次心灵,使每名党员通过典范,学会寻找自身差距,真正将典范的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从而更好的服务与人民。”

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为了未来的美好而义无反顾地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郭明义观后感3

“看到困难的人、生活不如自己的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那样晚上睡觉打呼噜都响”。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这是段集体上党课观看电影《郭明义》中一名鞍钢普通养路工人郭明义所说的一句话。话语简单,质朴,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首不平凡的凯歌,让人感动。

郭明义,一个普通的名字,但其崇高的行为却感染着无数人、带动着无数人。他为了帮助一位白血病人找配型骨髓,不辞辛苦,坚持不懈寻找线索,三年终于找到了有配型骨髓的人,及时挽救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当男孩在郭明义面前舞出优美的拉丁时,我相信郭明义的心里一定无比激动。

当白血病患者苗苗完成最后的心愿当上空姐喊他一声好爸爸时;当他将自家的电视机捐给了贫困山区,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能够看到自己的偶像而露出灿烂的微笑时;当将三次福利分房机会让给他人,被别人喊 “活雷锋”时;当食堂大姐默默的退给他两个月饼钱捐赠更需要的人时;当自己的爱人不因廉价的28元钱戒指而默默相拥时,我想此时郭明义的内心是幸福的,是满足的,是自豪的。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好事很难。郭明义却做到了。郭明义同志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先后为身边工友、特困学生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一串串惊人的数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

我无数次的被郭明义的事迹所震惊,被郭明义这个人物所震撼,但震惊之 ……此处隐藏9348个字……

近期,观看了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告,我感触颇深。郭明义,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平凡的采场公路管理员,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所应承担的责任和要履行的义务。

视频报告会上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纪、军区某团政委、省委宣传部干部王雪和郭明义的女儿郭瑞雪同志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向我们讲述郭明义同志几十年无私奉献的模范事迹,特别是听了郭明义同志本人朴实无华却内涵丰富的演讲,使我更全面的了解了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业绩和崇高品质。有人说雷锋时代已经远去了,雷锋精神也逐渐淡化了,而郭明义同志却用他的一言一行反击了这一言论,告诉我们雷锋精神还在,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当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应与时俱进,我们要向郭明义同志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可能我们只是非常渺小的个体,但涓涓细流尚能汇成大海,更何况我们中国有着13亿的人口,只要每个人都做一件很小的好事,那么汇聚起来将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力量。

郭明义同志16年里共资助了18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累计捐款12万多元,单位的多次分房他也都婉言谢绝,至今还和妻子、女儿挤在一间不足40平米的房子里,这种“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完美境界,在他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他却只说“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人们总说“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个在我们看来很难完成的事,他不仅完成了,而且只用了“天经地义”四个字来一带而过。这种因为给别人幸福而得到幸福的满足感又有几人能真正体会到个中的滋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明义就是我要学习的楷模,他的人生追求就是我的行动指南,在单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但我要学习郭明义对工作的态度,岗位无贵贱,我要把心思用在干好工作上,在名利面前要有满足感,在能力面前要有危机感,这就是一名普通党员对党和人民最好的回报。在生活中,我是一名普通的公民,净化社会环境,创造和谐社会,也需要我出一份力,先从改掉自身不良习惯,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办起。“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就是我今后所要追求的目标。

中国需要更多的郭明义!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为了社会的和谐、未来的美好而义无反顾地践行郭明义的雷锋精神!

郭明义观后感14

影片以郭明义帮助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苗苗寻找配型为主线,围绕纠结其中的金钱、生命、家庭等种种矛盾,深刻展现了郭明义丰富而美善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人生信仰,真实地艺术化地反映出他崇高的价值观、幸福观,他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怀。

郭明义最为感人之处是他无私奉献精神。他是一个被白血病患者称之为爸爸的老好人,一个有着三次福利分房机会最终却让给他人的“活雷锋”。在他眼里总能够找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在绝望与失落面前他总能挺身而出,拉住别人的双手给人信心的人。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好事很难。郭明义却做到了。郭明义同志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先后为身边工友、特困学生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一串串惊人的数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为了帮助身患白血病的患儿,郭明义积极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为了寻找合适的肝细胞为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他走遍鞍山大街小巷,饿了以方便面榨菜为粮,累了找家街头小栈寄宿,历时三年,锲而不舍,坚持同患者手拉手,决不放弃,终于用真诚与执着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

一个人自己做好事不难,难得是带动许多人一起做。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郭明义可贵之处还有他对工作的不懈追求。他是一个被外国专家誉为最轴的中国人。从部队到地方,从矿山司机到党委干事,从国外专家的翻译到风雨无阻的公路管理员,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刻苦钻研业务,为厂里追回1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得到外方公司欣赏,外方专家两次劝他跳槽,并承诺收入可高出他当时工资的6—7倍,他丝毫不为所动。他负责43公里长公路的建设和管护工作,每天步行提前2小时到达采场并坚持15年,累计献工1。5万多小时。为了挽救国家财产,面对溃坝危险,他毫不退缩。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鞍钢工人的身影。郭明义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他的快乐源于他的付出,不是回报;他的幸福在于帮助可以帮助的每一个人,而不雷锋精神的继承人。

郭明义观后感15

这天下午学院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郭明义》,在电影中感受学习了郭明义同志的一些先进事迹,想到了毛主席曾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郭明义一向在做的也正印证着毛主席的这段话。

郭明义帮忙白血病患者苗苗及其父亲,主动捐钱,我当时在想如果是我遇到了这种状况也会这样做,可他不仅仅仅是捐钱,他还关心着苗苗的精神状态,并让自己的女儿和苗苗作伴陪她说话。他是将苗苗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关心,他的帮忙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种坚持,这让我深深地敬服。在苗苗就要进无菌病房前,医生对这个年轻的生命宣判了死刑。郭明义没有盲目地悲观,他为了圆苗苗一个当空乘人员的梦想多次找航空公司的领导,并申请能够让她上次飞机为乘客服务一次,他的执着与诚恳最终为苗苗赢得了完成心愿的机会。当苗苗站在飞机上时,那苍白却满足的笑容又晃花了谁的眼。郭明义为帮忙另一名白血病男孩寻找适宜的骨髓配型一找就是三年,仅凭一个名字就往返于各个派出所寻找住址。在电影中看着郭明义也曾疲累不堪,也遇到不明白的质疑,可他依然执着的坚持着坚定着,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我。遇到有困难的人搭一把手并不难,难的是一向陪伴在旁并不放下。以前也遇到过有替患病的亲友筹钱募捐的,但凡遇到总会把身上带着的大部分钱都捐出去,也就仅止于此。可郭明义不一样,他不仅仅捐出身上带着的钱更会把存款也捐出去。他更关心的是病患最终是否会重蓝获健康,为此他不辞辛苦地陪护,寻找出现的期望,即使再渺茫也绝不轻言放下,从来都是先人后己,真正的大爱无疆,这正是我所缺少的。

郭明义的事迹感动着我,他的执着诚恳鼓舞着我,对于他人再多一点温暖的给予,对于自己再多一点坚持的执着。身为一名教师,要把这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无私的给予学生。对于学生,再多一些宽容,再多一些关怀,再多一份职责,再多一份坚持。更多的给予,回报的会是更多的满足。满足学生对知识了然一悟的神情,满足学生对实验一丝不苟的认真等等,这些是专属于教师的骄傲。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教师而自豪,更多的我将这份自豪灌注到对教学工作的准备与思考中,不断地思考怎样的传授方式更能被学生理解,怎样的将知识更为系统地讲授,怎样更能启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一向期望自己能够培养出懂得思考,会思考,并能提出解决方案有实际动手操作潜质的思想健康向上的学生,这算是初为人师的一个愿望吧。郭明义的精神更使得我坚定了自己的这一想法,期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对自己的初衷能够坚持,坚信终究也会有实现的时候。

《郭明义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